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2021年7月19日,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深入高原村第二小组茶园组,对老党员和退伍军人进行了采访。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着队员们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刘屯武老人今年已68岁高龄,于上世纪70年代入党,现如今已有44年的党龄。在那个年代,加入共产党,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刘老人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党员,可见他是多么的优秀。

怀着一份期待、揣着一份兴奋,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党员。他杵着拐杖,拿着锄头,正准备去地里干农活。表明了来意之后,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热情的将我们带到了他的家中。
“您是在参军时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吗,您为什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点点头,在回忆着当初的情景。刘屯武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我们穷苦人们打江山,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一个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要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目标愿景,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奋斗。所以我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向党组织靠拢。也希望青年大学生们能够积极入党,为人民服务。
王北平是茶园组的组长。我们跟随着他来到家中,一眼望去,非常整洁干净。他告诉队员们,整理内务是每位军人的必修课,要始终坚持这一良好的习惯,即使退伍,也要做到“退伍不褪色”。



他还给我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了他在越南自卫战争中的经历。他当时所在的11军32师92团51分队主攻第一个防线,正好赶下雨天气,环境十分恶劣,一天一夜都没打下来。为死守防线,连长壮烈牺牲,整个分队伤亡十分惨重。在其它分队的协助下,经过几天几夜后,队伍终于守住了高地。当登上高地时,发现地面满是地雷,队员们只能用生命开出一条前进的路。缺乏饮用水,就去芭蕉树水沟里取,没有食物,就直接啃树皮。大家的脚都被磨得满是水泡,衣服也满是恶臭烂泥。但所有军人都毫无怨言、没有半点放弃之意。在这次的战斗当中,两个战友失联,连长派他去连夜寻找。走在满是尸体血水的战场上,他内心十分恐惧,深怕哪个敌人突然爬起来把枪对准自己。终于在血泊之中找到了受伤的两位战友,他们奄奄一息。王北平的及时到来,挽回了他们的生命。他时战友们的 “救命恩人”,直到现在,他们也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
因长时间淋雨,伤员无法及时转移到救治,大家哭的哭,叫的叫,现场十分惨烈。也有很多伤员,伤口被雨水感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痛苦中走向死亡。很多军人都因为这场战役留下一些后遗症,如风湿、腰椎、耳聋等问题。“谁能不怕死?怕死也得上啊,我们都是为了保家卫国!”

走在回学校的路上,老党员与退伍军人的话依旧萦绕在耳旁,是坚定的信念,是崇高的精神,是执著的追求,是党的光辉,让这两位平凡的老人默默奉献40余载。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一次次党性的洗礼和升华后,也必将踏上这条伟大征程,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