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首届香樟教学节 “躬耕教坛,生命育新”生物学特色示范课展示(四)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1 23:31:47  浏览次数:[]

为传承校园香樟文化精神,厚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涵养师生人文与科学交融情怀,20251021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首届香樟教学节 “躬耕教坛,生命育新”生物学特色示范课展示第四场活动在公教6101举行。本次活动以深化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通过特色示范课展示与课程设计深度研讨,搭建起师生教学能力共建的优质平台,助力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双向提升。展示课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彭涛担任主持,特邀贵阳市观山湖区普瑞学校张震老师主讲,23级、24级全体师范生参与。

活动现场氛围浓厚,座无虚席,彰显出师范生对优质教学实践的高度关注。张震老师以生命进化发展史为核心主题,构建问题驱动实验探究理论升华的三阶教学框架,展现出专业且系统的教学设计思路。课程开篇,张震老师以拉马克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为脉络,结合经典生物学案例,清晰阐释两大理论的核心逻辑与实践依据,凭借扎实的学科功底与严谨的教学逻辑,为在场师范生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教学启发性的生物学教学盛宴,为高校生物学科育人注入创新活力。

示范课的创新设计成为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有效激发了师生的科学探究热情。在实验探究环节,张震老师原创设计桦尺蛾捕食计划互动教学模块:师范生模拟桦尺蛾天敌角色,对不同表型的桦尺蛾进行捕食操作,同步通过电脑程序实时统计实验数据。师生基于数据展开深度研讨,结合自然选择理论,最终推导得出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适者生存的核心结论。这一设计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既强化了师生的课堂参与感,更在实践中深化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助力师范生拓宽教学创新视野,精准把握科学育人的精神内核。

在课程设计研讨环节,张震老师围绕如何构建高效且有温度的生物课堂展开分享,聚焦两大核心议题:一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路径,二是课堂设计如何精准对接学生的认知需求与发展目标。他提出课堂三维评价标准”——“学生是否掌握核心知识?是否形成学科思维?是否具备实践能力?,并结合一线教学案例,为师范生提供了可落地的课堂优化方案。整场活动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融入科技化教学思维,为师范生搭建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桥梁,实现了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香樟蕴育育人志,躬耕笃行谱新篇。本次活动为生命科学学院首届香樟教学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生命科学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坚守育人初心,深耕教学改革沃土,推动生物学科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点燃学生科学探索热情的火种,在躬耕教坛,生命育新的道路上,不断书写立德树人的崭新篇章。

一审(校):冯玉铭   二审(校):杨卫诚   三审(校):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