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生物学科教育教学改革,赋能师范生教育教学专业素养迭代升级,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首届香樟教学节“躬耕教坛,生命育新”名师名家系列讲座第三场活动,于2025年10月22日上午在GJ6402举办。本场讲座特邀兴义笔山中学正高级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婷婷老师主讲,讲座以“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为核心主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教育盛宴。

讲座开篇,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彭涛致欢迎辞,并对主讲专家刘婷婷老师的学术履历与教育成就进行重磅推介。深耕中学教育一线三十余载,刘老师不仅是正高级生物学教师,更以省管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身份,独立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累计揽获全国及省州级教学奖项30余项;同时,她指导百余名学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屡获佳绩。彭涛副院长的介绍,让在场师生对这场讲座充满期待。

讲座中,刘老师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切入点,深刻剖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作为专业人员,教师需实现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进阶,而这一过程的核心逻辑,在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精神的螺旋式攀升”。针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她以“教学设计13项要求”为框架,系统拆解教学全流程的关键环节:从“课标分析”中精准锚定育人目标与教学方向,到“学情分析”中深度洞察学生认知起点与学习需求;从“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的创新设计,到“板书设计”的逻辑化、可视化呈现;从“作业分层设计”的个性化与针对性考量,到“设计特色简述”的差异化表达。层层递进的讲解,将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可落地、可操作的实践方案,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指引。

在讲座尾声,刘老师将视角聚焦于“专业态度与专业精神”的培育,以五大核心道德准则为脉络,开展了一场深刻的师德专题分享:“忠诚教育、敬业乐业是教师立身从教的根本;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底色;团结协作、关心集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尊重家长、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不可逾越的底线;严谨治学、勤于进取是教师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这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师德课,让在场师范生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内涵,形成了更具象、更深刻的认知。


本场活动可以为师范生与青年教师搭建了从“经验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跨越的成长桥梁,助力高校与中学教师教育资源的协同互通,为培育更多兼具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与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注入了新的动能。
一审(校):冯玉铭 二审(校):杨卫诚 三审(校):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