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正文

“解码微观病原,探索分子奥秘”——2024级园艺专业病原菌分子鉴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8 16:00:33  浏览次数:[]

为助力园艺专业学子掌握病原菌分子鉴定技术、深化植物病理学理论认知、提升农业病害精准识别能力。2025年10月25日至27日,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谭雷涛副教授、刘秋萍副教授、赵晓胜副教授及林传根博士,共同带领2024级园艺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植物病原菌分子鉴定”专题实践活动,以秋季校园常见植物病害为例,在室内外实验实训联动中解锁微观世界的“病原密码”。

活动首日,上午,同学们分组在老师带领下采集多种植物病害样本,并在实验室完成了临时玻片制作、病原菌显微观察及分离培养等操作。下午,林传根老师首先详细解释了基因组DNA提取核心流程,随后谭雷涛老师再补充了关键操作步骤。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各组同学独立完成了DNA提取操作,并学习使用酶标仪检测样本DNA的浓度与纯度,为后续实验奠定了扎实基础。

10月26日,上午,谭雷涛老师详细讲解了PCR技术的材料准备与操作步骤,随后赵老师、林老师及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实操,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PCR原理,并掌握PCR仪、离心机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下午,同学们在观摩老师演示后,学习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完成凝胶回收等环节,并将含ITS基因序列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中,并放置到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

10月27日,上午,同学们对实践活动首日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了菌丝生长状态观察,并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随后,赵老师讲解了菌落PCR的原理与操作,指导同学们开展相关实验。下午,林老师讲解并演示了DNA序列的BLAST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同学们在电脑上逐步操作,最终获得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从植物病害识别、病害样本采集、病原菌显微观察与分离培养,以及病原菌DNA提取、DNA质量检测、PCR扩增、序列分析、系统发育分析等一系列实验环节中,系统掌握了植物病原菌分子鉴定的完整流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同学们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也提升了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相关学习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审(校):冯玉铭   二审(校):李莉   三审(校):彭涛